版主: aeolusyung, zhang230631, suzumiyaminami
原來100聲音打折成80
原因1.mp3的編碼損失(數位)
原因2.播放系統的失真(類比)
加上耳擴可以在類比部分加分回來
數位的部分是天限
就不關耳擴的事了
————————
音響跟劇場,都是一種虛擬性的真實:P
嗯
再努力一次
前提:
1.沒有驅動裝置,耳機無法發聲
2.訊源的解碼是數位的,驅動裝置是類比的
若用mp3 player推耳機
用了數位的部份也用類比的部份
可以如你所假設的逐層表現遞減
來源CD 100分
轉成MP3 90分
用MP3 PLAYER 80分
用840 70分
但是你用了耳擴之後
下面所標成紅色的部份
並沒有影響
因為類比放大部份已經不是使用mp3 player了
你只能扣除轉成mp3數位部份的損失
來源CD 100分
轉成MP3 90分
用MP3 PLAYER 80分
加耳擴 85分
用840 78分
————————
音響跟劇場,都是一種虛擬性的真實:P
To JamesT:
你的耳擴做的如何了啊!?
目前聽過表現最佳的, 是FP大帥自己撘製的LC-1(不過對RS-1最佳化了), 接下來是HeadRoom的MICROMACK, 推K501尚可, 推DT931倒是很棒, 不過太貴了.
LC-1則是限於理想跟現實因素, 價格是MICROMACK的1/3, 接GRADO耳機走向的表現卻蠻相近的, 個人覺得CP值好多了.
最美聲的, 大概是5842(改)
--
全世界的個人網站版工中,最遜、最窮的一個就素偶
要了解這個問題必須從電路的角度去看, 而不是像上面所想的把失真層層相加。
耳機的阻抗在16~600歐姆之間, 但是耳擴的輸入阻抗多半在10000歐姆以上, 這對於你的 MP3 隨身聽來說, 是天壤之別的負載 ( 在此我先假設 MP3 隨身聽的輸出是屬於較差的東西, 實際情形先不管 )。假如它輸出是接到耳擴, 它幾乎不需提供什麼電流輸出, 純粹電壓訊號輸出, 它是樂得輕鬆, 而相較於推動耳機的時候, 它的失真會小很多。
來打個比方, 它接耳擴時, 失真是 0.1%, 而接耳機是失真卻達到 1% ( 所舉的數字是舉例, 不代表實際值 )。
接下來, 我們提供一個良好的耳擴, 裡面有優良的輸出電晶體, 也就是說即使推動耳機、即使輸出電流, 也不會有太大失真 ( 在此假設很小, 可以忽略 )。
( 除了電流這個因素以外, 更深入一點還要提到 Reactive Load, 電晶體驅動電容性或電感性負載的話, 困難度又再增加釵h, 有可能失真更多, 最糟的話會變成不穩定甚至燒掉, 而耳機是帶有電感成份的負載 )
那麼總合的結果就變成, 如果你直接拿 MP3 隨身聽接耳機, 失真是 1%; 而先接到耳擴再推動耳機, 失真就只有 0.1%, 不就好很多嗎?
另一個問題是電壓。
隨身聽是吃電池的, Vpp 最大就 3V 吧 ( 而且不可能到達 3V, 電晶體自己工作會消耗一點電壓 )。如果遇上像什麼 K501 啦, 或什麼阻抗 600 歐姆的 ( HD600? ) 電壓不夠, 永遠很小聲, 這時非得有耳擴了, 這時無關失真, 純粹是需要訊號放大。
Edited by - JamesT on 12/16/2001 11:48:03
我有畫電路出來, 材料也買了, 可是 PCB 還沒 LAY 好, 重點是電源部份的電路還沒完全確定清楚。電源最重要了, 所以我也打算用自己的電路 ( 缺點是又要自己 LAY ), 這台對 K501 最佳化的我打算做好一點, 所以不會趕工。
不過我手邊已經先做出一個極簡易版的耳擴 ( 跟我所講的對 K501 最佳化無關, 哈哈 ), 是用 DZ 的套件做的, 體積也很小, 大概跟小可愛差不多大小吧? 也竟藾E拿給你看看。
Speaker或耳機之轉換效率約僅15-35%(其餘變成熱能),因為它是電能轉動能成為壓力(音壓)
CD主要之失真在A to D與D to A 之過程.
前級通常失真都很小, 關鍵於主動零件的品質,與供電之速度,若供電夠快且適當(不見的大),同一放大元件3W會比20W好.但要注意head room.
MP3為壓縮之音樂, 因音樂放出前經過A to D,壓縮,D to A,解壓縮而成類比訊號,故音樂損失最大,常帶有較多之奇次協波(數位訊號).
以現今稀土類之磁鐵,應將效率大幅提昇?
高傳真之根基為忠實,但應是垃圾進垃圾出,最好不要等化,以實際運作經驗,通常MP3用之耳機會故意增加振動板之厚度,減少變形失真.讓聲音更接近接受之程度.
正在瀏覽這個版面的使用者:yanyan 和 36 位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