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實際見到Hugo本尊
說明試聽連接的方法
Chord Hugo
Chord Hugo
由於忘了帶OTG線,只好拿出NB直接接
使用A900XLTD試聽
第二隻使用Ultrasone ED5試聽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Ultrasone ED5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接著使用ED10/ED12試聽
Chord Hugo試聽 : 賣太貴的入門一體機最近在台灣引起眾多話題的Hugo
原本我以為是高CP質的隨身一體機,但一看到
Chord這個單字讓我覺得事情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查了一下價格,定價24萬日圓....
定價24萬日圓沒關係,實售價說不定比較便宜
實售價23萬3000日圓恩, Hugo很貴
但如果他有飛天的能力(例如與10萬日圓桌上型系統同等的音質),我覺得就有價值
試聽一開始,我使用跑WIN8.1的NB連接Hugo的HD USB孔, 事前已經至官網下載驅動程式並安裝完成(系統有抓到並出現選項)
但無論是ASIO,DirectSound還是SAWAPI都沒有聲音出來(音量條有在動)
或許是系統相容或是細項設定問題, 換至SD USB孔(最高支援96KHz/24bit)下就沒問題了
這次主要目的是測試Hugo的基礎音響性和調音走向, 所以關閉了所有效果器與升頻選項以44.1KHz的flac檔試聽
接上A900XLTD試聽
聲音不錯, 柔中帶細, 聲音不刺略顯溫潤, 但同時又能兼顧高頻延伸與透明感
解像力感受優良,但沒有太過強調解析力的感受
整體而言能將很鐵三角調音的A900XLTD染上一些歐系風格
音場上則維持A900XLTD中型立體的音場沒有太大的感受
接上ED5試聽
不好聽, 整體走向過於偏向中高頻, 聲音變得過於薄,尖,刺
之前ED5發表會時曾經使用ED5接廠商提供的座機系統與D-E800/DPC-961試聽,前者當然搭配良好
但我覺得Hugo+ED5的表現恐還不及D-E800/DPC-961
換上ED10/ED12試聽
非常不好聽,出現了與ED5極為相似的音感但更為劣化,整體聲音機械偏高音,毛躁感盡出,分離度也無法推開
我覺得這個聲音完全沒有推好,ED10/12的聲音完全不是如此(之後馬上就有推好的ED10/12可做比較)
Hugo的優點具有USB1.0和USB2.0接口,對於不想灌Driver直接聽得很方便
具有多個耳機孔,雙電源(數位類比分離或是L/R聲道分離我並不清楚),在隨身一體機中是非常難得的設計
Hugo的缺點那個調整音量的滾輪真的很不好控制也欠缺質感,從顏色判斷音量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但畢竟他是數位VR, 類比VR常被人詬病的左右音量不平衡等應該不會發生
賣太貴
關於Chord自己研發的FPGA DAC的一點感想Chord的DAC貴,當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他的研發成本
他的DAC是自己用FPGA設計,燒出來的
這樣做的原因當然源自於Chord不爽用市面上既有的解決方案
但相對性的就不會有任何廠商來跟他攤研發成本,所以成本相對就會提高
其實FPGA是可程式化的泛用晶片, 設計端寫好程式後燒錄進主晶片的ROM內執行
擁有非常高速的I/O處理能力,而邏輯閘數目則決定了該FPGA能夠做多少事情
會用FPGA其實是一個
不得已選擇,因為各大DAC廠是直接設計晶片,然後上晶圓量產
當然這樣初期成本會非常的大,設計,修改到量產的時程也長,要是有bug更是無法修改
所以非晶片設計專業的Chord,就採用了FPGA這種較為合理的方式
但也不是沒有缺點,FPGA雖然不需要量產但是單一成本就會較高
不過說高也高不到哪去,Musiland產品都使用FPGA來實作USB,數位訊號輸入輸出介面,看起來賣得很也實惠
由於內容自己寫,在處理範圍(系統主頻率+RAM大小)內要做什麼都可以自己玩
例如把128倍的over-sampling提高到512倍,2048倍, 或是自己做re-sampling的演算法. 或是自己寫digital filter
會這樣做的主要原因hugo原廠自己也提到,就是想把jitter壓到極限微小的範圍內
事實上取樣倍數更大,輸出頻率約高(假設可以輸出112MHz這種變態頻率的話),對於OSC誤差所產生的Jitter相對更小
這部分當然就是廠商的主打以及know how
但是FPGA並不是沒有缺點,例如FPGA擁有非常高速的I/O, 卻沒有跟得上I/O速度的原生D/A轉換器
這裡說的D/A轉換器是
原生轉換,也就是原生的對於輸出電壓的控制能力,而不是用PWM或是Delta-Sigma模擬出來的結果
所以一般(搞不好有特例我不知道)的FPGA,只有單一I/O的ON/OFF輸出, 只能輸出1bit的Delta-Sigma訊號
1bit沒什麼不好,SONY的S-Master也是1bit (S-Master MX與HX皆為multi-bit),最大的問題在於對於低頻訊號的還原能力(非常考驗LPF的設計)
但是先前提到真正具有晶片廠背景的各大DAC廠所做出來的專用DAC CHIP,多半具有能力原生輸出多bit的Delta-Sigma
也就是維持Delta-Sigma的高頻率脈衝,且能夠提供64階的電壓調整(6bit的前提下),算是一種混合PCM與DSD優點的做法
小結由於沒有測試Hugo作為DAC輸出的能力
雖然推動我自身的A900XLTD表現不差
Hugo在我所聽過的隨身一體機中音質優良, 但也是中間最大台的
在之後比較TEAC UD-301的整合表現後, 我確實難以推薦Hugo
實賣23萬日圓的售價,若要把競爭對手侷限在
隨身一體機這個框架的話
HP-A4或許會成為Hugo的勁敵(考量到輸入輸出介面以及整體表現),且只要1/6的價錢
若不論輸入輸出介面的豐富性以及對於DSD支援而只論44.1KHz/16bit直插性能的話, 推動A900XLTD下SONY PHA-1的聲音我認為不輸Hugo
若把戰場拉到桌上型系統
我會認為沒有一定的電路空間規劃(例如機殼夠大,數位類比PCB板分得夠開,線路拉得夠開電容夠大顆,電源供應充沛)的情況下
隨身系統在怎麼樣也難是桌上型系統的對手, 以我最近在測試的老機SONY MDS-J3000就已經擁有與UD-501/301相等的解像力與成熟度,
自然也勝出隨身系統一個層級
為什麼我可以斷言Chord Hugo推不好ED10/ED12, 因為在旁邊的Ultrasone展示攤位上用家用系統推動的ED10/ED12非常悅耳
由於我忘了拍照所以難以有圖有真相
但推得好的ED10溫潤有韻味, 整體聲音介於密閉與開放之間, 高頻延伸與解析度都屬於極佳等級, 爵士女生的高音處明亮且動人
推得好的ED12聲音略為柔細飄渺,形體感不若ED10清晰具體但有著很特殊的磁性韻味,慵懶且舒服
同樣是自己的音樂(foobar2000 vs 試聽用CD)聽到了這樣的聲音差異,我想我很肯定的認為Hugo推不好ED5/10/12
題外話: ED10和ED12的聲音對比,就像鐵家W5000對上AD2000X一樣
由於試聽耳機樣本數不夠多,也沒有測試其DAC表現故暫時不放上星等評級
但考量到Hugo的高售價以及推動Ultrasone旗艦耳罩的表現, 我目前對於Hugo的評價是
不推薦